NAIS毕业季丨将摄影玩到极致的理工科少年:“看透事物的本质比只看事物的表面更有意思”

2020-08-14

 
“如果熵值可以表示思维的混乱程度,那么理性,条理才是正确的思考方向”。
 

——毕业学生Ecneics Jiang

 

 

 

两年前,我踏进了诺美的校园,当时是因为看到诺美学校有协和双语的教学团队在负责教学工作,事实上进入到学校之后这些老师也确实非常的认真负责。秉着年轻的学校没有什么条条框框的思维,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诺美。

 
 
可以说,我见证了诺美从初诞生到如今的整个发展历程,从诺美诞生的第一年开始我就在这里,见证了教学楼从只用一楼到了现在一到五层都变得热闹且充满生气的过程。
 
刚入学时,我还是个容易情绪激动,年少无知的小孩子,遇到事情从来不会冷静思考,而是内心油然而生直冲肺腑的怒火。
 
在十年级的有一周里,我几乎每天都会莫名其妙地生上很多次气,让印象深刻的是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并没用因为这种奇怪的性格而对我有偏见,每次都不厌其烦的跟我说其实没事的,然后让我自己去选择,这种方式让我很是感动。同时在这个学校里交到的八个老师,十一个知心朋友也是我在这个学校里收获的最大的财富。
说到申请,我最终选择的是伦斯勒理工学院,与伦斯勒理工学院的结缘主要是看重了这所学校在本科阶段就鼓励学生和教授做research,而我是一个比起学习书本上的理论,更擅长在一次次实践中总结理论的人。当然,被唯一一所校旗可以带上月球的理工科学校录取我也觉得非常幸运和开心。
 
在我没有公布我的申请结果之前,可能所有人都觉得我会去学我最擅长也是最认可的摄影,可是到最后结果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比较惊讶。但在我看来,工程类专业让我更了解事物的本质,也教会了我逻辑性的思考。

 

其实说来有趣,我之所以会选择电子工程这个专业完全是因为在初一的时候看过的番剧“某科学的超电磁炮”,看到里面的女主御坂美琴在空气中划过一束束的电弧,让我对这种已经渗透到生活,可以高效率转化和被转化的能量形式着迷。
之后也尝试制作依靠电磁线圈发射物体的装置,以还原在番剧中御坂美琴用电磁感应把硬币加速到三倍音速的场景(虽然说原理和速度上有大差距,但是还是一段意义非凡的经历),也为我最后选择了电子工程提供了很多支持。

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伴随着问题,而解决问题最直观也是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其背后的运行方法。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本科选择学习工程,同时以后也想从事工程相关的行业,看透事物的本质比只看事物的表面更有意思。同时理工学科也会更好的帮助理解其他各种的方方面面,哪怕是摄影这种和工程表面上来看不相干的事情。正如标题引用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在用来理解社会行为或者思考模式的时候也一样好用(详见下文),这就是理工科背后的魅力。
 
提起爱好,几乎全校的老师和同学都知道我对摄影的痴迷。说到拍照,我是从2008年开始真正拿起相机开始拍照。
当时的我只觉得好神奇,这样一个小小的机器里居然可以记录下眼前看到的东西,从那之后开始一发不可收拾。我从来不认为拍照或者任何其他的艺术学科是可以短期内上一个辅导培训班是可以造化出来的,不管是对于工具本身的理解还是对于艺术本身的理解。作为一个坚持了这么久同时感悟也很深刻的爱好,在未来当然也不会放弃同时也大概率不会变成我的职业。
 
如今,我从这所学校毕业了,但对于还在就读的学弟学妹,我想对他们说:
 
你们出生在非典肆意横飞的年代,而在这人生的关键节点上又遇到了新冠疫情,这对你们包括我也是一种史无前例并且前所未有的全新版本。纵观整个社会乃至宇宙其实都可以用用我标题中提到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来解释,如果在没有外力驱使的情况下,一个物体内的熵值会不断的增加,即越来越混乱。

而在学习生涯乃至今后的生活中,如果没有任何外力的驱使那么不论做什么事情到最后都会因为增熵效应而变的混乱,自然界的变化也是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
 
而一座座高楼的拔起,道路的规划,法律条款的制定,乃至人类的文明本质上都是逆着增熵定律即减熵而发展的,逆着一个力去做功势必会遇到更多的阻力而这也是人类文明运作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不论做什么事情,遇到的阻力本质上就是你在尝试化无序为有序,每逢克服完这些阻力之后你就离更高的境界又近了一步。
 
 
Ecneics摄影作品

 

 

*文中照片皆由学生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