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IS师生观点|时间管理:勇敢接受自我的不完美,允许自己犯错误,然后不断改进!
2023-03-03


教师观点
美国南达科他大学材料化学博士
AP和IB认证教师
TESOL高级教师
在美国任教多年,对美高+AP课程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Cognia审核官,参与审核全球范围国际学校的资格认证
拖延症,取意“将事情放置在明天”,是一种明知道会影响自己做事效果,却仍然推迟既定事项的行为。《拖延心理学》指出:拖延症既非恶性,也非品行,而是由恐惧引起的一种心理综合症。很多人做事都有拖延症。当我们因为恐惧导致事情的结果不尽人意而产生挫败感时,我们的自信心也在下降,从而再次影响下一件事情的结果,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例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最终导致我们的学习很难取得突破性进步。造成拖延症的可能是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系列原因,比如自控力差,经常在学习的过程中被手机或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害怕失败,存在侥幸心理,总觉得不做就不会犯错,不做就不会失败等。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不时进行反思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是否存在拖延的情况,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克服恐惧,行动才是治疗拖延症的良药。
学生观点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在这24小时里我们是平等的,而如何在这24小时里取得比别人多一点的进步,就需要我们学会时间管理。我们必须承认很多同学在自我的时间管理上做得并不完美,以下是我在自我反思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首先,不要过度追求完美。有时候,我们太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但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我们可以更加勇敢一些,勇敢地接受自我的不完美,允许自己犯错误,然后不断改进。其次,我们可以每天列出重要任务的清单,一次只专注于一项任务,而且决定不做什么同样重要,因为太多的任务安排会让人分心和焦虑。最后,当我们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时,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进行自我激励,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可以帮助我们继续专注下一项任务,并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时间管理,那么我们一定会拥有更好的自己。
在上海诺美学校,我们每个月都会开展学生大会,以师生同台对话的形式共同讨论学习生活、立志树德的相关话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身份、角度、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助力学生更加全面地成长,最终成为身心健康、富有文化修养与社会责任,兼具中华情怀和国际胸襟的世界公民。让我们一同期待下期学生大会师生同台的精彩对话,相信每位同学都能从中获得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