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距离接触天文观测台、精密机器人...在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参观学习是怎样的体验?
2023-06-25
5月24日,诺美学子前往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进行参观学习。在上海大学机电工程自动化学院,同学们通过老师的讲解观察并学习了精密机器人的运行过程和原理,以及机械、工程等专业的知识;在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他们近距离接触了光启天文观测台,了解天文观测台的运行原理和工作概况。这两项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入感受了大学的学术氛围,亲身体验相关专业设施设备,从而开阔视野,提高专业素养、实践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对工程、天文物理等相关专业的兴趣,并不断激励他们探索科学、追求真理。









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交大的教授和科研学者们在芯片、微观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令人十分敬佩,也让我充满兴趣。交大的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光启天文台的运行概况以及工作内容,还为同学们解答了关于天体物理的相关问题。在此之前,我作为学校天文社的社长,也带领同学参与过天文相关的活动,比如去上海天文馆参观,参与银河论坛讲座,在国际天文馆日我们使用准专业的望远镜观测木星、月亮等天体,这次活动让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专业级的天文观测设备,了解了它的运行原理和内部结构。

这次活动让我们近距离了解了精密机器人的运行过程,同时老师还为我们科普了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创建历史,并解答了我们许多关于专业领域的疑惑,在问答环节我向老师提出了关于“标准烛光如何测定”的问题,老师给出了十分专业的回答让我受益匪浅。总而言之,这是一次十分特殊的学习、实践经历。



上海诺美学校核心课程包括预科衔接课程、美高+AP、英国IGCSE+A-LEVEL课程以及日本课程,并另设学术科创、艺术、音乐、体育四大特色课程。学术科创课程作为诺美学校四大特色课程之一,相比传统的科学课堂,旨在帮助学生将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与实践、体验活动更好地结合,让学生不仅学习科学知识点,而且能亲自动手实验进行研究式学习。学术科创课程中的特色教学内容包含:AMC、USAD、VEX机器人项目、PBL项目式课程、科研课程、暑期训练营等。正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对前瞻的科学技术领域学习内容的引入,让诺美学校走在创新科学教学的前端。

诺美学校在本学期还引入了SRCC超级机器人项目,并被授权为“亚洲机器人联盟机器人教育示范学校”。诺美学校的机器人课程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设计、组装、搭建、运行、调试机器人,学习和实践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编程、硬件、电子、机械、工业设计等诸多领域的先进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发明潜能,培养学生创造力、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最终,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通过例如Robotex机器人大赛、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等竞赛中呈现。除了此次Robotex机器人大赛之外,诺美学子还在第十五届VEX机器人锦标赛中获得了国赛一等奖、最佳创意奖。

诺美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包括天文社、机器人社、3D模型社、编程社等社团在内的50+领导力课程,以及50+素质拓展,满足每位学子在科创领域的需求。上海诺美学校以“老师指导、学生主导”为管理原则,让学生全权参与到社团项目及校园活动的组织及开展中,旨在丰富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全方位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及综合领导力。